拉瑞安工作室招募中文翻译,共同打造2025年科幻RPG巨制本土化!
- 游戏攻略
- 2025-09-21 08:05:22
- 1
用汉字给科幻宇宙注入灵魂的冒险
早上刷招聘信息时,看到拉瑞安在招简体中文翻译,心里猛地一跳,这家做出《博德之门3》的比利时工作室,居然要为2025年的科幻RPG新作搞本土化?手痒得想立刻投简历,但转念一想——他们需要的可能不止是语言转换者,而是能在新世界里种下中文基因的造物主。
记得去年玩《博德之门3》中文版时,某个任务要求说服地精领袖合作,原句是“Your greed will be the chain that binds you”,中文翻译成“贪婪会成为束缚你的锁链”,当时拍腿叫绝,既保留了威胁感,又用“锁链”这种具象化的中文表达,比直译的“你的贪婪是束缚你的锁链”更利落,这种微妙的平衡,大概就是本地化最迷人的地方——既要忠实,又要让中文玩家觉得“这句子本来就该是中文的”。
但科幻题材的挑战更大,赛博神谕:协议冲突》里,玩家要操控“数据流洪流”和“病毒实体怪兽”,这些概念在中文里有没有更贴切的比喻?“数据流”可以译成“信息潮汐”吗?“病毒”能不能换成“数字瘟疫”?这些选择不仅考验翻译者的词汇量,更需要对中文网络文化的敏感度,拉瑞安在《博德之门3》里连书本道具的注释都翻译了,这次科幻新作里,说不定连外星设备的“错误代码404”都要玩梗?
不过最让我在意的,是拉瑞安在本地化上的“较真”,之前他们因为漏掉翻译人员的署名,特意发声明道歉,还成立了内部检查委员会,这种尊重创作者的态度,在行业里挺罕见的,就像他们为《博德之门3》新增简繁中文选项时,连“盖尔的头发颜色随魔法波动”这种细节都要校对准确——翻译科幻RPG时,这种严谨可能会延伸到“量子纠缠”该用“量子纠缠”还是“量子牵连”的争论上。
现在的问题是,拉瑞安的科幻新作到底会是什么风格?如果是类似《Nexus:虚空回响》那种操控“虚空能量”改变物理法则的设定,翻译时可能需要创造新词汇;如果是像《时间织布机》那样非线性叙事,术语库的统一就成了关键,时间碎片”在游戏中出现50次,每次都要保持“碎片”还是根据语境换成“残片”“断片”?这些细节像藏在代码里的地雷,稍有不慎就会让玩家出戏。
突然想起之前帮朋友翻译独立游戏时,把“soul gem”译成“魂晶”被吐槽太中二,后来改成“灵魄结晶”才平衡了奇幻感和接受度,拉瑞安这次招翻译,或许就需要这种在“准确”和“有内味儿”之间反复横跳的能力,比如游戏里有个外星种族叫“Faded UI”,直译是“褪色界面”,但结合他们被困在“离线迷宫”的设定,或许译成“失联界面族”更有故事性?
工资和项目经验也很重要,但更让我好奇的是,拉瑞安会怎么对待中文玩家的反馈?《博德之门3》中文版上线后,他们根据玩家建议修正了部分台词,比如把“你像个被宠坏的贵族”改成“你像个没吃过苦的少爷”,更符合中文口语习惯,这次科幻新作,说不定会有玩家在论坛吐槽某个术语翻译生硬,然后翻译组连夜改补丁?
投简历前,我翻了翻拉瑞安的招聘要求:“建立术语库”“关注目标市场动态”“提供文化创意支持”,看起来他们想要的不是翻译机器,而是能参与世界构建的合作者,比如游戏里有个关键道具叫“Echo of the Void”,中文名是“虚空回响”还是“空鸣余韵”?这时候翻译者的文化储备和创意,可能直接影响游戏的沉浸感。
最后想说的是,科幻RPG的本地化就像在两种语言之间搭建虫洞,你需要把英文里的“hyperdrive”准确转换成“超曲速引擎”,同时让中文玩家看到这个词时,脑海里能浮现出飞船撕裂空间的画面,这种创造感,比单纯翻译文字更让人兴奋。
如果拉瑞安真的在招这样的“语言筑梦师”,那我只能说——这职位简直是为那些既懂游戏,又愿意为一句台词熬夜查资料的人量身定制的,毕竟,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科幻巨制的片尾字幕里,和“本地化团队”一起被玩家记住呢?
本文由谭婉清于2025-09-21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max.xlisi.cn/glgl/3309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