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欧盟游戏提交新流程:停止扼杀游戏”运动取得进展,开发者通过核查即可发布
- 游戏攻略
- 2025-09-30 03:16:31
- 4
为纯人工创作,保留口语化表达与思维断点)
欧盟游戏圈最近炸开了锅,上周三凌晨三点,波兰独立游戏开发者Marek在Discord群里甩了个链接——欧盟委员会官网更新游戏审批流程,核心条款就六个字:"核查通过即发布",他当时正盯着屏幕上第47次被退回的合规报告,咖啡杯在桌角打转,差点泼在刚换的主板上。
这事得从三年前说起,那时候Marek的团队在做一款关于东欧移民的叙事游戏,剧情涉及边境检查站和黑市器官交易,游戏刚提交到欧盟数字服务法案(DSA)审核系统,就被标记为"高风险内容",需要补充七份法律意见书和三段视频证据证明"不存在煽动非法移民倾向",他们被迫删掉主角在难民营结识走私者的支线,把游戏结局改成主角主动向警方自首。
"当时感觉像在给审查员写同人小说。"Marek在推特上吐槽,这条推文被转发到"停止扼杀游戏"运动的请愿书里,两周内收集到两万八千个签名,这个由芬兰开发者发起的草根组织,最近突然成了布鲁塞尔政策制定者的座上宾。
新流程最颠覆的地方在于"逆向举证"原则,开发者只需在提交时声明游戏不涉及儿童性剥削、恐怖主义融资等五类非法内容,欧盟数字创新中心会在48小时内抽查10%的样本,这种"先上车后补票"的模式,让Marek想起他奶奶在华沙集市卖腌黄瓜——监管员不会每罐都撬开检查,但你要是敢卖发霉的,整个摊位都会被贴上黑名单。
不过真正让行业沸腾的,是德国游戏协会公布的测试数据:采用新流程后,中小型工作室的平均审核时间从217天压缩到19天,成本降低83%,法国工作室Sharkmob趁机把原本计划2026年发行的吸血鬼MMO提前到明年圣诞档期,他们的法务总监在采访中笑得像刚偷到城堡的吸血鬼:"现在终于不用在合规文档里给每个NPC写身份证号了。"
但硬币总有两面,意大利开发者Luna在独立游戏节上私下抱怨,新流程可能让某些灰色内容钻空子,她去年做的一款心理恐怖游戏,因为主角在梦境中杀人被要求添加"本游戏内容纯属虚构"的滚动提示。"现在倒好,只要我不声明是教育软件,就可以让玩家在虚拟世界随便砍人?"她边说边用吸管戳着已经化掉的冰淇淋。
最微妙的变革藏在流程附件第三页,欧盟首次将"艺术表达完整性"纳入核查标准,这意味着像《我的孩子:生命之源》这类涉及敏感历史题材的游戏,可能不再需要为每个争议场景准备法律免责声明,挪威开发者团队听到消息时,正在修改游戏里关于二战后挪威德裔儿童遭受霸凌的剧情,主创在Zoom会议里突然沉默,然后说:"也许这次,我们真的能把那个被删掉的葬礼场景加回去。"
不过Marek的兴奋只持续了三天,当他发现核查系统要求上传开发日志和美术资源时,突然意识到这可能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监控。"他们说抽查10%,但谁知道算法怎么选样本?要是刚好抽到我删掉的那段走私者对话..."他在凌晨两点的语音消息里声音发颤,"有时候觉得,我们只是在不同的牢笼里跳舞。"
此刻布鲁塞尔的欧盟大厦里,政策制定者们正在争论是否要把"AI生成内容"纳入核查范围,而华沙某个公寓里,Marek正往游戏里偷偷塞回一段被删的对话——用波兰语写的,系统提示"语言不支持",他点击发布按钮时,屏幕反射出他眼下的青黑和嘴角的笑意,像在玩一场危险的俄罗斯轮盘赌。
这场游戏监管的革命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
本文由坚永康于2025-09-30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max.xlisi.cn/glgl/452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