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回顾2012年度显卡天梯榜:哪些显卡占据性能巅峰位置?

回顾2012显卡天梯榜:谁在性能之巅喘气?🔥

2012年,我的大学宿舍弥漫着廉价泡面味和显卡风扇的哀鸣,那一年,我们这群穷学生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帧数,比看期末成绩还紧张,显卡天梯榜?那是我们的圣经,是决定谁能在《战地3》里开全特效不卡顿的生死簿。

年初的空气里就飘着AMD的烟雾弹,HD 7970带着“南方群岛”GCN架构横空出世,号称革命,我室友阿强省吃俭用三个月,抢在首发日抱回一块,开机跑分那晚,宿舍沸腾了——3DMark 11 P分破万!💥 他拍着机箱吼:“这钱值了!” 可好景不长,当他把《幕府将军2》拉到最高画质,风扇瞬间化身直升机桨叶,那噪音…隔壁宿舍差点来砸门,更扎心的是,刚炫耀一周,老黄(NVIDIA)的核弹就来了。

四月,GTX 680空降战场,Kepler架构像一记闷棍敲在AMD头上,我至今记得电脑城JS(奸商)唾沫横飞的样子:“看这功耗!看这温度!AMD拿头打?” 实测里,GTX 680在《地铁2033》这种“显卡危机”续作里,愣是比7970高了快10帧,功耗还低一截,阿强盯着自己机箱里咆哮的7970,脸比机箱LED灯还绿 😅。

战火没停歇,AMD咬牙甩出HD 7970 GHz Edition——官方超频版,硬是把核心频率怼上1GHz,我另一个同学小胖不信邪,拿他的公版7970手动超频想追平,结果…显卡直接黑屏罢工,返厂两周才救回来,那阵子他天天蹭我的GTX 560 Ti打LOL,画质开最低还卡,怨念深得能养鬼👻。

真正的“巨兽”在年中登场,GTX 690——双GK104核弹,价格顶我半年生活费,电脑杂志封面全是它华丽的双风扇,评测里帧数一骑绝尘,可现实呢?我学长咬牙上了车,结果玩《孤岛危机2》不到半小时,机箱热得能煎蛋,宿舍跳闸三次!他苦笑:“这哪是显卡,是便携式供暖器。” 更讽刺的是,后来爆出早期批次有电容啸叫问题,夜深人静时像鬼哭…AMD的HD 7990(代号“马耳他”)更是个难产儿,年底才扭扭捏捏露面,驱动稀烂,游戏兼容性翻车是常态,存在感低得像背景板。

中端战场才是大多数人的血泪史,我攥着压岁钱,在GTX 660 Ti和HD 7870之间反复横跳,660 Ti性能小胜,可192bit显存位宽像根刺——高分辨率下容易“爆显存”,玩《上古卷轴5》打满MOD时,贴图延迟糊一脸,7870价格香,功耗也还行,可驱动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,最后我选了块二线厂HD 7850,默频保守得像老头子,但超频潜力意外不错,靠着论坛教程硬拉频率,居然摸到了7870屁股,省下几百块加了个机械键盘——这大概是我2012年最得意的“技术操作”了😂。

2012这场仗,赢家输家都刻着时代烙印:

  • NVIDIA的精准刀法: GTX 680用高效能和低功耗打了场漂亮仗,但2GB显存和阉割的显存控制器(你懂我意思吧?)给未来埋了雷。
  • AMD的悲壮冲锋: GCN架构理念超前,可初代驱动和功耗控制拖了后腿,7970 GHz版像被逼急了的反击,双芯卡更是…唉,一言难尽。
  • 中端显卡的“刀尖舔血”: 厂商在规格上做手脚(位宽、ROP单元),消费者得化身侦探,在参数表里找真相。

如今回看,Kepler和GCN竟都成了“老寿星”,Kepler在笔记本市场苟到2020年;GCN更离谱,架构缝缝补补,从HD 7000一路撑到RX 500系列…当年那些为几帧差距争得面红耳赤的显卡,如今安静躺在二手市场,身价不如一顿火锅钱,我的那块HD 7850,退役后成了老爸的斗地主专用机,风扇声依然精神抖擞。

2012年的显卡天梯榜,哪有什么完美赢家?不过是硅片与电流的躁动青春罢了,那些为帧数沸腾、为噪音烦恼、为驱动崩溃骂街的日子,现在想来,空气里都是显卡烤出来的…梦想的味道啊。💨

回顾2012年度显卡天梯榜:哪些显卡占据性能巅峰位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