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铃声多多精选手机铃声,为你的设备增添独特个性魅力!

说到手机铃声,我现在都还记得自己用过的第一个自定义铃声——诺基亚那个烂大街的默认铃声,那时候根本没人在意这个,反正大家响起来都一样,像教室里的广播体操前奏,直到后来,我偶然在朋友的手机上听到一段《仙剑奇奇侠传》的BGM,突然意识到:原来手机响铃可以是自己的情绪暗号啊。

现在虽然人人手机静音,但偶尔在电梯里、地铁上,突然听到谁的手机响起一段特别的旋律——鬼灭之刃》炭治郎拔刀的那段BGM,或者《狂飙》里高启强那句“老默,我想吃鱼了”——还是会忍不住抬头看一眼,不是烦,是好奇:这人有点意思。

我自己大概每隔两个月就会换一次铃声,最近一次换,是因为某天凌晨三点突然想起《星际穿越》里那首《No Time For Caution》——就宇宙飞船对接那段,汉斯·季默的配乐简直像在脑子里敲钟,我立马翻身起来,翻遍各种剪辑版和 remix,最后在铃声多多里找到一个截得最精准的版本:从低音铺垫到管风琴炸开,正好15秒,现在每次来电,都像在接一艘宇宙飞船。

铃声多多精选手机铃声,为你的设备增添独特个性魅力!

有人说铃声不过是声音标签,但我总觉得它像一种隐秘的自我表达,比如我有个同事,每次来电都是《甄嬛传》华妃的“贱人就是矫情”,接电话前总要先憋笑三秒;还有个朋友,常年用《植物大战僵尸》里向日葵的“阳光~阳光~”——他说这能缓解他的上班抑郁,你看,短短几秒的铃声,居然能藏下这么多戏。

当然翻车经历也不少,我曾经用过《进击的巨人》兵长砍猴那段嘶吼,结果在会议室响起时老板眼神像要砍我;也试过设置《黑暗骑士》里小丑的“Why so serious?”,被我妈吐槽“阴森得像诈骗电话”,后来学乖了,工作日用《夏目友人帐》的轻柔钢琴曲,周末才敢放飞自我——最近迷上了《葬送的芙莉莲》片尾曲,像把星星揉碎了撒进铃声音轨里。

铃声多多精选手机铃声,为你的设备增添独特个性魅力!

其实挑铃声和挑香水有点像:不能太冲,但得留有记忆点;不能烂大街,但最好能引发小众共鸣,有时候在铃声多多里翻排行榜,看到“XX神曲”被下载几十万次,反而会下意识避开——大家都用的个性,还算个性吗?

当然也有人觉得折腾铃声纯属闲得慌,但我觉得吧,生活已经够标准化了:同样的外卖包装、同样的短视频BGM、同样的职场话术,至少让手机响起的瞬间,能提醒自己:我还保留着一点不实用的浪漫。

对了,如果你现在正在地铁上读到这儿,不妨想想:你的手机铃声,上一次更新是什么时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