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[PS字体]艺术:塑造个性化视觉,提升设计表现力
- 问答
- 2025-10-02 11:21:17
- 2
(一)
我猜你第一次听说「PS字体」这词,可能和我当初一样懵——Photoshop里的字体?不就那几十个默认款,Arial、Helvetica、Times New Roman…用不腻也看腻了,但后来我才意识到,它根本不是指软件内置字体,而是指那些被设计师从现实、历史、甚至意外中打捞出来,再经由数字技术重塑的“有性格的文字”。
说白了,字体如果会说话,系统自带字体就像电梯里的标准问候语,礼貌但无聊,而PS字体,是那种一张口你就记住的嗓音——带点沙哑、有点口音,或者根本就是在用俳句讲话。
(二)
我以前做设计的时候,总迷信“安全选择”,用思源黑体做正文,用苹方做标题,再配个无聊的居中布局,以为这叫“不出错”,直到有一次,我给一个独立音乐人做专辑封面,他跟我说:“不要规整的,要像喝醉后写出来的手写感,但又不能真的潦草。”
那时候我才开始疯狂试字体,不是从字体列表里选,而是去翻设计社区、个人设计师的发布页、甚至古老的字库档案,最后我用了一款叫“野草WS”的免费字体,有点抖,有点歪,像风吹过草写的,客户一看就说:“对,这就是我要的脆弱和倔强。”
你看,字体自己就会讲故事。
(三)
其实字体是有情绪温度的,得意黑”那种带点圆钝与幽默感的标题字,你用在海报上,整个画面都会轻松起来;而像“江城圆体”,复古中带点市井气息,小吃招牌、怀旧市集用它,一下子就有那味儿了。
我越来越喜欢那些非标准字体——它们可能边缘没完全对齐,笔画偶尔出格,墨迹晕染模拟得有点过度……但正是这些“不完美”,让设计不再是冰冷的排版,而像是有人在后面呼吸。
(四)
当然也不是说无脑用怪字体,正文排版我还是信赖经典结构好的,但标题、LOGO、短文案——这些需要瞬间情绪触达的地方,我绝对会花时间选一个字如其文的字体。
就像上次做一个关于“失眠”的诗歌展,我试了七、八种字体,最后用了一款叫“夜蝉”的衬线体,极细、略有抖动感,像凌晨四点窗外的微光,策展人反馈说:“好几个观众停下来,说连字都看起来睡不着。”
这种反馈,比“好看”更让我触动。
(五)
你如果刚开始留意字体的可能性,不必直接冲去买昂贵商用字体,可以先从字体松鼠开始——收集那些设计师自愿分享的免费可商用字体,旁门正道”、“站酷系列”、“胡晓波字库”等,里面埋着大量宝藏。
偶尔也自己改字,拉一下撇捺,调一下字间距,甚至叠一层淡淡的质感,字体不是神圣不可侵的,它应该是你表达的一部分。
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:看到有意思的用字,会截个图存下来;遇到情绪对味的字体,哪怕暂时用不上,也下载备用,它们像是一盒情绪颜料,总有一天,某句话会等到最适合它的那款字。
所以下次做图前,别急着码字。
先想一想:你希望这些字,用什么声音说话?
(完)
注:文中提及的“野草WS”、“得意黑”、“江城圆体”、“夜蝉”等字体名称均为虚构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实际选用字体时请注意版权许可,写到这里,我忽然觉得字体像是设计的最后一公里——看似细节,却直抵人心。*
本文由栾秀媛于2025-10-02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max.xlisi.cn/wenda/488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