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手机处理器性能深度剖析:2017年度CPU天梯图全览

2017年,手机处理器这玩意儿,说实话有点“神仙打架”的意思,那一年,高通还在挤牙膏,联发科挣扎着冲高端,华为的麒麟开始让人有点意外,三星嘛……嗯,还是老样子,强但总感觉缺点什么,现在回头看,那一年其实埋下了后来很多格局的伏笔。

先说高通吧,骁龙835,当年绝对的明星,三星10nm工艺,八个Kryo 280核心,Adreno 540的GPU——参数听着就挺唬人,我拿它和一加5配合用了大半年,说实话,流畅是真流畅,但你说它“颠覆”了吗?好像也没有,玩《王者荣耀》高帧率稳得住,但发热一上来还是会偷偷降频,那时候我就想,是不是所有旗舰芯都这个德行:参数跑分猛如虎,一用起来还是得看散热和调度。

手机处理器性能深度剖析:2017年度CPU天梯图全览

然后华为的麒麟970,这芯片争议太大了,首款内置NPU的移动芯片,AI算力吹得天花乱坠,但我记得特别清楚,当时用Mate 10 Pro,日常用着是顺,可一到游戏场景,GPU跟Adreno比还是差一口气,NPU那时候能干嘛?除了相册自动分类和拍照场景识别,大多数时候感觉像个“气氛组”,但你说它没意义吗?也不是,后来AI生态慢慢做起来,你得承认华为确实押对方向了。

联发科那年是真的惨,Helio X30用上10nm,堆了十核,结果没人买单,魅族Pro 7硬着头皮上,价格崩得妈都不认,我身边一个搞机的朋友说:“联发科这波就像强行穿西装去晚宴,衣服是贵的,但气质不对。”其实X30日常用不差,但高端形象崩了之后,用户根本不买单,品牌这东西,一旦下来,再上去就难了。

手机处理器性能深度剖析:2017年度CPU天梯图全览

三星Exynos 8895,海外版S8的芯,性能跟骁龙835互有胜负,但Exynos的M2自研大核续航有点崩,我用过一阵国际版S8,亮屏时间基本撑不过4个半小时,但三星有一招狠的——它的制程优势当时还是很顶,只不过调度策略太激进了,续航血崩。

如果真要排个天梯,我的个人排名大概是:
T0:骁龙835(综合最稳)
T1:麒麟970(有潜力但GPU拖后腿)、Exynos 8895(强但耗电奇葩)
T2:Helio X30(叫好不叫座)、苹果A11(单核无敌但那是iPhone的,不提了)
再往下就是骁龙660这种中端神U——说实话,很多不玩游戏的用户用660反而比835更舒心,续航好,发热低。

回头看2017,我觉得那是手机芯片一个转折点,厂商开始不再单纯拼频率和核心数,AI、能效、特定场景优化成了新战场,但也是从那一年开始,我觉得所谓的“性能过剩”声音越来越大——除非你天天原神崩铁,否则真的需要那么强的芯吗?我至今还在用一台骁龙710的备机,微信抖音淘宝依然流畅。

所以你说性能到底是什么?是跑分数字?是游戏帧率?还是你实际用起来不焦虑的那种踏实感?我觉得2017年的芯片天梯,更像是一场技术理想与现实体验之间的拉扯,谁赢了?可能没有赢家,但用户肯定没输——毕竟选择多了,骂娘的声音也能被听到了。

(写完看了眼后台,发现联发科现在卷土重来了,唉,芯片这行,真是三十年河东啊。)

手机处理器性能深度剖析:2017年度CPU天梯图全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