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探索联咏主控芯片天梯图如何重塑智能设备的技术格局

(一)

那天下午,我在拆一台老款智能音箱时,又一次看到了那颗熟悉的芯片型号——Novatek NT96660。🤔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这颗已经服役快六年的主控,到现在还在一些白牌平板和廉价IoT设备里蹦跶,而它,也只是联咏(Novatek)芯片天梯图中的一颗“老将”。

很多人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联咏,不像高通、联发科那样整天在发布会上刷存在感,它更像一个藏在产业链深处的“隐形打工人”,但你用的智能门铃、行车记录仪、家用摄像头,甚至某些智能家居中控,很可能就运行在联咏的芯片上。

(二)

所谓“天梯图”,说白了就是芯片性能的排行梯队。📈但联咏的天梯图不太一样——它不怎么拼极限算力,而是在功耗、成本、集成度之间玩平衡,比如你希望一个摄像头持续录影 12 小时不掉帧,或者希望门锁用四节五号电池撑半年,这时联咏的芯片就可能悄悄被工程师圈起来,打上一个勾✅。

我有个做智能硬件的朋友去年创业,做一款户外AI摄像头,当时他在芯片选型上纠结爆了:用高通嘛贵且功耗难控,用全志又担心ISP(图像信号处理)拉垮,最后他试了联咏的NT98520,带一点简单的AI识别功能,价格只有高通的六成。“这玩意儿不像跑分怪兽,但特别懂场景”,这是他原话。

(三)

联咏的路线,本质上是一种“刚好够用”主义。🧩不炫技,但擅长把成熟技术塞进更便宜的方案里,比如他们早年的行车记录仪芯片,论参数平平无奇,但夜间降噪效果就是比同价位好一截——这种细节打磨,成了很多小厂活下去的依靠。

但也别觉得它只会做中低端,这两年带AI加速的芯片比如NT99500,已经能支撑一些边缘计算场景了。🧠我试过用它跑人脸+车牌识别,响应时间控制在 200ms 内,放在门禁、闸机这种场景里,已经感知不到延迟。

(四)

不过你说它完美吗?绝对不是,联咏的开发文档我啃过,有些SDK写得那叫一个随性……有时要调通一个功能得靠猜和试,甚至去翻工程师的私人博客。😅但这反而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生态:用他家芯片的人,多少得有点“自己动手改代码”的觉悟,反而粘性更强。

这也引出一个有意思的点:真正影响技术格局的,未必是性能最强的芯片,而是最能嵌入现实场景的解决方案,联咏的天梯图就像一张“实用主义路线图”,哪款芯片对应什么市场、什么价格敏感度、什么功耗约束,清清楚楚。

(五)

回头看,智能设备早就不再是“旗舰芯片一家独大”的游戏了。🎮你需要一个能跑4K的摄像头,但也需要99块钱的智能开关——而联咏这种公司,就在后者这种市场里砌起了围墙。

下次如果你买到什么便宜却耐用的智能设备,不妨拆开看看(当然如果在保就算了哈),说不定就会看到一个印着“Novatek”的芯片,安静地站在那儿——不像英雄,但像个靠谱的队友。


写到最后突然想起,我那台用了三年的行车记录仪居然从来没死过机…可能有些技术稳定得让人忘了存在。 😌

探索联咏主控芯片天梯图如何重塑智能设备的技术格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