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用户反馈Windows 11汉化存在多处错误,部分菜单选项仍未完全本地化

Windows 11汉化翻车实录:我的系统里住着个“双语精分患者”

刚升级完Windows 11那会儿,我像个刚拿到新玩具的小孩,兴奋地戳戳点点,深色模式真酷,圆角窗口看着也顺眼……直到我点开那个“设置”菜单。新鲜感还没捂热乎,就被一堆半生不熟的“双语混搭”界面浇了个透心凉。

说真的,微软,你们管这叫“本地化完成”?这汉化做得,简直像实习生临交作业前通宵赶工的半成品。

就拿最基础的“个性化”我兴冲冲想换个锁屏壁纸,眼睛扫过选项栏——“Background”,嗯?等等,这不对吧?旁边明明规规矩矩写着“颜色”、“主题”,怎么到了“背景”这里,就突然甩给我一个原汁原味的英文单词?仿佛系统在某个瞬间突然忘了自己身处何方,脱口而出了母语。 我那个做UI设计的朋友来我家看到,直接笑出声:“哟,你这系统挺洋气啊,还自带‘沉浸式外语学习环境’?”

这还不是最离谱的,系统更新页面,硕大的按钮写着“检查更新”,没毛病,可它下方一行小字状态提示,冷不丁冒出一句“Last checked: Today, 9:30 AM”。“上次检查时间”这几个中文字烫嘴吗? 非要中英混着来?我盯着屏幕看了三秒,感觉像吃包子咬到没化开的盐粒,硌得慌。

用户反馈Windows 11汉化存在多处错误,部分菜单选项仍未完全本地化

更让我抓狂的是任务管理器,这玩意儿技术宅用得最多吧?点开“性能”选项卡,CPU、内存、磁盘这些核心指标倒是中文,可再往下看,“GPU Engine”、“Copy”、“Context switches”……一堆术语倔强地保持着英文原貌。我试图理解“GPU引擎”在忙啥,系统却傲慢地拒绝翻译关键信息,仿佛在说:“这词太专业,说了你也不懂。” 那一刻,我对着屏幕比了个国际友好手势——虽然它大概看不懂。

最让我火大的,是那个窗口分屏功能“Snap Assist”,微软官方中文文档里,它明明有个体面的名字叫“贴靠布局”,可在我实际拖动窗口时,屏幕顶端弹出的提示条,赫然写着冷冰冰的“对齐辅助”!“对齐辅助”?这翻译透着一股机翻的馊味,生硬得让人脚趾抠地。 我仿佛看到翻译人员对着词典,把“Snap”粗暴地译成“对齐”,把“Assist”扔给“辅助”,然后一拍脑袋:“齐活!” 用户的实际体验?Who cares!

用户反馈Windows 11汉化存在多处错误,部分菜单选项仍未完全本地化

我理解本地化是项浩大工程,涉及海量字符串,但Windows 11不是初出茅庐的新系统了。这些刺眼的“半成品”痕迹,暴露的不仅是技术疏漏,更像是一种态度上的傲慢——对中文用户的漫不经心。 当“设置”这种核心界面都出现未翻译项,当基础功能提示语中英混杂,这传递的信号很明确:你们的体验,优先级不高。

汉化不是给系统披件中文外衣就完事,它关乎用户能否顺畅、舒适地使用产品。 当用户需要在中英文之间反复横跳去理解一个选项,当关键信息因语言隔阂变得模糊,这种割裂感足以消磨所有对新特性的好感,微软,你们引以为傲的“现代化体验”,难道包括让用户兼职当译员?

我的Windows 11用得越久,越觉得它像个“双语精分患者”,表面努力说着中文,骨子里却时不时蹦出英文单词,暴露着仓促与敷衍。作为全球数亿用户依赖的操作系统,这种级别的本地化瑕疵,真配得上“Done”这个状态吗? 还是说,在微软眼里,中文用户的体验阈值,天生就该低人一等?

这汉化做得...真就半成品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