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探索Windows 11激活后的核心功能与多样化使用体验

探索Windows 11激活后:我的日常、惊喜与偶尔的“不对劲”

行吧,终于把Windows 11给激活了,说实话,一开始我根本没抱太大期望——毕竟从Win10升级上来,感觉也就是换个皮肤吧?但用了一阵子,我发现有些东西还真不太一样,不是那种“翻天覆地”的不同,而是慢慢渗透到日常使用中的细节,有时候甚至会觉得:“咦,这设计居然有点人性化?”也有几次让我忍不住吐槽:“微软你是不是又过度设计了?”


开始菜单:居中?其实也没那么反人类

刚开始看到任务栏图标居中,我内心是拒绝的,用了十年左下角,突然挪中间,简直像强迫右撇子用左手写字,但拖来拖去几天后,我居然习惯了,甚至发现它对我这种桌面图标乱到能玩捉迷藏的人特别友好——眼神不用疯狂左下角漂移,直接中间一点就行,我后来还是手贱改回了左边,纯粹因为怀旧。

那个“推荐的项目”栏目我真的谢,它总热情地显示我昨天熬夜写的PPT草案,或者不小心点开的奇怪格式文件,关掉之后,世界清净了——微软啊,推荐可以,但别太贴心。


多窗口布局:分屏强迫症的福音

我平时写东西得一边看文献、一边开Word,偶尔还偷摸刷个微博,Win11的窗口吸附(Snap Layouts)直接把我惯坏了,鼠标悬停最大化按钮,直接选布局,窗口自动排列整齐,以前在Win10得手动拖拽调整大小,现在一键搞定,对我这种效率控来说简直是暗爽功能。

探索Windows 11激活后的核心功能与多样化使用体验

但有一次,我开了五个窗口挤在一块屏上,每个小得跟手机似的,根本没法操作,果然,工具再好,人也别太贪心。


小组件:有用还是鸡肋?看天气和股市,然后呢?

左滑打开小组件面板,第一反应:“哦,天气和日历,还行。”第二反应:“等等,为什么我的新闻流里总出现我不感兴趣的明星八卦?”我试着定制了一下,加了待办清单和股票(虽然我不炒股),但用了两周后——它变成了我偶尔瞥一眼天气的工具,微软想把它打造成信息中心,但对我而言,它还没取代浏览器首页的地位。

不过下雨前弹通知提醒我带伞,倒是真救过我一次。

探索Windows 11激活后的核心功能与多样化使用体验


Android子系统:理想很丰满,现实略骨感

官方说能跑Android应用,我兴奋地装了亚马逊商店,然后发现:嗯,能用的App比想象中少,下了个Kindle读漫画,体验还行,但屏幕比例不对,字偶尔糊糊的,又试了某个健身App,横屏切换直接闪退,果然,跨生态没那么容易。

但躺在床上用电脑刷抖音是真的爽——虽然负罪感拉满。


性能与兼容性:老软件玩家的忧伤

我有个用了十年的老版Photoshop CS6,装上去居然正常运行,谢天谢地,但某些专业工具(比如某冷门视频转换器)频繁兼容性报错,最后老老实实换了软件,Win11对新技术支持是好的,DirectStorage加载游戏快了点,但老东西嘛……时代终究会抛弃你,连通知都不发一个。

探索Windows 11激活后的核心功能与多样化使用体验


触控与笔:二合一设备的隐藏技能

我平时用笔记本不多,但借了朋友的Surface玩了一下,手势操作比Win10顺滑太多,三指左右滑动切换窗口、四指滑动切换桌面——虽然我用鼠标居多,但偶尔指头划两下,竟然有点“我在用未来科技”的错觉。

不过虚拟键盘的设计还是有点别扭,尤其竖屏时,按钮大得像个示众界面。


它不完美,但渐渐成了“我的系统”

Win11刚激活时像个刚装修好的新房,整齐但陌生,用了一个月后,我已经习惯了它的小脾气:偶尔动画卡顿、右键菜单得多点一次“显示更多选项”、还有那个时而在线时而失踪的搜索栏。

但它确实让我的工作流更流畅了——多桌面分工作与娱乐、窗口布局快速整理、甚至只是听写输入功能准确率比之前高……这些细节堆起来,让我愿意继续用下去。

所以你说它革命了吗?没有,但它悄悄进化了,可能好的系统就是这样:不需要存在感太强,但当你需要时,它刚好在那里。

(写完看了眼任务栏,天气显示明天晴——好吧,今天就不关小组件了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