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浏览器个性化设置全攻略,打造专属你的高效浏览体验

我的折腾心得,让你的浏览体验不再将就

行吧,又到了浏览器卡到想砸电脑的时候了,每次打开密密麻麻的标签页,广告弹窗跳个不停,常用功能藏得比前任的心还深——我就知道,是时候再折腾一遍浏览器设置了。

别人总说“用默认设置就好”,但我偏不,浏览器这玩意儿就像你住的房间,不收拾不调整,用着就是浑身不对劲,今天聊的不是那种抄来抄去的“十大技巧”,而是我自个儿摸索出来、带点毛边但真实有用的设置方案,不一定完美,但绝对够个性。


起始页:别再用那个无聊的空白页了

默认的新标签页除了个搜索框还有什么?简直是对注意力的浪费,我之前一直用Infinity Tab这类扩展,图标漂亮还能自定义常用网站,直到后来发现它偶尔会卡顿,而且图标太多反而分心。

现在我用的是Simple Tab(其实是个自己改的Chrome插件),就显示最常访问的五个网站和一句随机显示的备忘录(别刷了!稿子写完了吗!”),有点糙,但提醒效果拔群,如果你不想折腾,Momentum 也不错,风景美图配待办事项,至少打开浏览器时不至于马上慌里慌张。

浏览器个性化设置全攻略,打造专属你的高效浏览体验


搜索引擎:别死磕Google

我知道,Google很强大,但有时候它就是啰嗦,比如我只想找个软件官网,结果前三条全是广告和山寨下载站,后来我把浏览器默认搜索改成了DuckDuckGo,虽然偶尔结果没那么精准,但清爽啊!没有跟踪、没广告轰炸,尤其查技术问题的时候反而更直接。

我习惯在地址栏绑几个关键词——比如输入 “wk + 关键词” 直接跳维基百科,“zh + 关键词” 搜知乎,设置方法很简单:在搜索引擎管理里新增,把%s代替查询词就行,这招帮我省了太多时间,尤其是写稿时临时查资料。


扩展插件:少而精,别变成圣诞树

我一度沉迷装各种插件:翻译、笔记、广告拦截、 productivity tools… 结果浏览器启动慢得像老牛拉车,后来痛定思痛,只留了四个实在不能缺的:

浏览器个性化设置全攻略,打造专属你的高效浏览体验

  • uBlock Origin:拦广告的,没啥好说,必装;
  • Dark Reader:全局暗黑模式,深夜刷文时眼睛感谢我;
  • 简悦:读长文时一键干净模式,专注内容本身;
  • OneTab:标签页攒到崩溃时,一键收缩成列表。

插件装多了不仅拖速度,还有隐私风险,定期清理一下,浏览器能喘口气,你也能。


字体与排版:看起来舒服,才能熬得久

我以前从不在意字体,直到连续一周每天看屏幕12小时之后,眼睛酸到流泪,后来才发现——浏览器默认字体(比如Times New Roman)其实并不适合长时间阅读。

现在我的配置是:
主体字体:思源宋体(Serif)+ 微软雅黑(Sans-serif)混用
字号:16px,行高1.6
用Stylus写了段CSS强制部分网站启用这套设定,阅读体验直接上了一个档次,如果你不想写代码,试试Fonts Changer这类插件,能无痛覆盖网页字体。

浏览器个性化设置全攻略,打造专属你的高效浏览体验


手势与快捷键:懒人必备,效率翻倍

我离不开鼠标手势。

  • 按住右键向左划:关闭当前标签
  • 向右划:恢复刚关闭的
  • 向上:新建标签

五分钟设置,一辈子受益,用的是SmartUp手势,流畅不卡顿。
键盘党可以用Vimium,完全用键盘操控浏览器,练熟了确实帅,但我至今还没完全记住快捷键……偶尔还会按错,不过那种“我好像很极客”的错觉挺爽的。


结尾啰嗦几句

浏览器个性化没有标准答案,我的设置可能不适合你,但主动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思考:我到底需要怎样的浏览体验? 是更快?更美观?更专注?

有时候折腾半天发现还是简单点好,有时候一个小改动能让心情好一整天,别追求完美,适用就好,毕竟,这是你的浏览器,你的规则。

好了,我继续去调我的垂直标签栏了——最近总觉得侧边显示标签页能省空间,但又怕不习惯……唉,人就是反复纠结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