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Intel集成显卡天梯图大全:从入门到高性能核显全系列排名与解析

(先说明啊,我不是什么专业硬件评测机构的,就是个爱折腾电脑的普通用户,以下内容纯属自己折腾出来的心得,可能带点主观,但绝对真实🌝)

说到Intel核显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——“哦,就是那个亮机卡嘛,能开机就行”,我以前也这么想,直到后来用了几款Intel处理器后发现:其实核显这几年真的不是原地踏步,尤其Iris这个级别的,甚至能让我这种轻度游戏玩家偶尔偷偷玩两把《原神》低画质(虽然会发热,但真的能跑!)。


▌核显排名不是光看数字,还得看“代数”和“架构”

很多人喜欢直接比型号数字,比如UHD 770 vs UHD 730,觉得数字大就一定强,但其实Intel核显的性能和它所属的CPU世代、架构关系更大,比如第12代的UHD 770和10代的UHD 630,数字上看着差不少,但实际游戏表现差距可能没那么夸张……除非你碰到的是Iris Xe。

Intel集成显卡天梯图大全:从入门到高性能核显全系列排名与解析

举个我自己的例子:我之前用一台老笔记本是i5-1035G4,配的是Iris Plus,而朋友用的是i5-1135G7配Iris Xe,明明只差一代,但玩《英雄联盟》帧率能差出30帧以上,散热好点的话甚至能中画质吃鸡……(当然你得忍受风扇起飞的声音✈️)


▌天梯图大致排行(个人实用版,非严谨跑分)

我从低到高捋一捋我接触过的几个典型,附点真实使用场景:

Intel集成显卡天梯图大全:从入门到高性能核显全系列排名与解析

🟢 入门级:UHD 610/710/730

  • 常见于赛扬、奔腾、低端i3,只能说……能亮机,能硬解4K视频,但游戏基本别指望,我拿它试过《CS:GO》800×600分辨率全低画质,平均40帧,属于“能动就行”级别。

🟡 中低端:UHD 750/770

  • 10nm SuperFin工艺的产物,配合DDR4 3200内存的话表现会比老UHD 630好一截,我用i5-11400的UHD 750试过《GTA5》低画质 1080p,居然能维持在40-50帧,偶尔还能拿来应急剪个1080p视频(渲染慢点,但不是不能用)。

🟠 主流性能级:Iris Xe Graphics(G7)

  • 11代酷睿i5/i7移动端常见,80EU单元,这个开始就有意思了,我朋友那台RedmiBook Pro 15 锐龙版……啊不对是Intel版(😂)用的就是这个,性能接近MX350,玩《守望先锋》中画质稳定60帧以上,甚至低画质《赛博朋克2077》也能跑——虽然糊得像打了马赛克,但至少能进游戏啊!

🔵 高性能级:Iris Xe MAX(独立形态的核显?)

  • 这个其实算独显了,但架构和核显类似,Intel曾经试图用它打造轻薄本显卡生态,但现在基本没声音了……我只在一台Dell Inspiron 14二合一上试过,性能比MX450弱一点,驱动稳定性一般,有点可惜。

🟣 隐藏大佬:ARC核显(未来可能出现在酷睿Ultra上)

  • 目前还没真正上市,但据说Meteor Lake会用上ARC同源架构,如果成真,那Intel核显可能真要站起来了……(期待但又怕驱动翻车,你懂的)

▌一点不严谨的感想

Intel核显最强的地方其实不是性能,是兼容性和稳定性,我装黑苹果的时候深有体会,Intel核显基本免驱,而AMD APU就麻烦得多,而且视频编解码方面,Intel一直做得不错,Quick Sync技术剪个短视频导出速度比某些老独显还快。

不过你也别真指望用它打3A大作……除非你分辨率调到720p➕全低画质,或者……你忍耐度极高(像我一样)。

看Intel核显不能光看型号数字,还得结合CPU代际、内存频率甚至散热设计,如果你只是办公、看片、偶尔玩点小游戏,现在Iris Xe级别的核显真的够用了,但如果你想着“我要用核显战未来”,那我劝你……稍微加个千把块买个独显吧别难为自己了兄弟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