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MSN是什么?探索这一经典网络服务的功能与历史演变

还记得那个小蝴蝶图标吗?聊聊MSN的前世今生

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儿,家里刚装上宽带,电脑开机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开QQ,而是点开那个五彩斑斓的蝴蝶图标——MSN Messenger,那时候总觉得用MSN的人比用QQ的“高级”一点,虽然现在想想可能只是因为它的界面看起来更简洁,而且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钻和等级,这大概也是MSN命运的隐喻:它曾经是很多人心中“优雅”的代名词,但最终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。

MSN的全称是Microsoft Network,是微软在1995年推出的网络服务套件,最初它甚至不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,而是一个类似AOL的拨号上网服务,附带新闻、邮箱和聊天室,我最早接触它的时候已经是2000年代初,那时MSN Messenger(后来改名Windows Live Messenger)才是它的核心,我记得当时注册第一个Hotmail邮箱时的那种兴奋——仿佛拥有了一个通往“国际互联网”的护照,毕竟那时候Gmail还没普及,而QQ邮箱总觉得有点“土”。

功能上,MSN Messenger其实比很多人记忆中的更强大,除了基础的文字聊天,它支持自定义表情(虽然数量远不如QQ)、传文件、甚至简单的远程协助,我至今记得和同学用MSN传作业文档,因为“QQ容易断线”,还有那个“闪屏振动”功能,每次有人发过来,屏幕猛地一抖,总能吓人一跳——这种略带恶作剧的小设计,现在想想还挺有人情味的。

但MSN的衰落似乎早有征兆,它的服务器稳定性一直是个谜:有时候明明在线,对方却显示你离线;传个大点的文件能卡上半天,更关键是,它太“端着”了,当QQ疯狂迭代空间、游戏、直播的时候,MSN还在坚持“简洁办公风”,2005年微软推出Space博客服务时我曾激动过一阵,但没多久就被新浪博客和QQ空间碾压了,说到底,MSN始终没搞懂中国用户想要什么——或者说,它可能根本不想搞懂。

2013年微软宣布关闭Messenger服务时,我其实没太意外,那会儿微信已经崛起,连QQ都在转型,谁还需要一个传文件老失败的“国际版QQ”?但真正看到登录界面变成“迁移到Skype”的提示时,还是有点唏嘘,它像是一个曾经优雅但固执的老朋友,明明有机会变得更接地气,却始终不肯放下身段。

现在偶尔在旧电脑里翻到MSN的聊天记录文件(居然还是.xml格式!),会忍不住想:如果当年它愿意多加几个山寨功能,或者把服务器弄稳定点,会不会活到今天?但历史没有如果,MSN的遗产其实散落在各处:Out邮箱、Skype、甚至Teams里都能看到它的影子,只是那个小蝴蝶图标,终究成了我们这代人记忆里的一个时代注脚——不那么完美,但带着点笨拙的、过早的互联网优雅。

(完)

MSN是什么?探索这一经典网络服务的功能与历史演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