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问答 > 正文

全面评估2018年英特尔至强处理器:天梯图揭示顶级CPU性能排名与架构特点

好吧,聊聊2018年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吧,说实话,那一年搞评测的、攒服务器的,甚至我们这些天天跑代码的,心情都挺复杂的,你想想,AMD那边Threadripper和EPYC已经开始“堆核大战”了,英特尔却还在那磨Skylake-SP架构的至强可扩展——对,就是那个被吐槽“胶水多核”的一代。

我记得当时拿到一颗铂金8180,28核56线程,纸面上看是真猛,但一上机,温度直接飙到让我怀疑散热器是不是没撕膜,真的,那一代的热密度设计简直是个玄学问题,明明用了钎焊(终于告别硅脂!),但频率一高还是压不住,我一个做渲染的朋友说,他公司批了四台双路8180的机器,结果夏天机房空调还得额外降两度,电费账单看得财务差点报警。

架构上,英特尔那会儿开始玩“Mesh互联”,取代之前的环形总线,理论上,核多了之后Mesh能降低延迟,但实际呢?跑某些内存敏感型应用时,性能波动大到像心电图,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跑流体模拟,核心数翻倍但耗时只少了15%,导师当时看着数据沉默了半天,最后憋出一句:“……这调度策略是不是在偷懒?”

全面评估2018年英特尔至强处理器:天梯图揭示顶级CPU性能排名与架构特点

不过你说它一无是处?那也不公平,AVX-512指令集在那代至强里算是真正铺开了,虽然功耗炸得厉害(开AVX-512时频率直接掉一截),但如果你做矩阵计算或者视频编码,加速比是真的香,有个做深度学习推理的哥们,非要用铂金8176,说“宁可降频也要AVX-512,编译优化后比隔壁A家快一截”——你看,用户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偏方。

至于天梯图排名,现在回头看特别有意思,铂金8100系列站顶端,但性价比被自家金牌6148这类中间型号吊打,很多小工作室干脆捡二手金牌61xx,核心数够用,价格崩得快,还能避开Mesh的坑,反倒是当年堆到极致的8180,现在咸鱼上挂得比谁都快,估计是电费劝退太多人。

全面评估2018年英特尔至强处理器:天梯图揭示顶级CPU性能排名与架构特点

说真的,2018年的至强像极了英特尔在十字路口的挣扎:想冲核心数,又舍不得单核性能;想玩先进制程,却卡在10nm难产;明明被AMD逼到墙角,却还要端着“工业级稳定”的架子,结果就是出了一堆性能强但优缺点极端的产品。

现在202X年回头看,反而觉得那代处理器特别真实——技术转型期的产品,哪有那么多完美?全是妥协和试探,就像你明知道前任脾气爆还耗电,但某些瞬间的强悍,又让你忍不住说句“其实也没那么差”。

(完)